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财富管理10时代的金融欺诈与金融纠纷亚新官网

更新时间:2023-02-05 04:17点击次数:
 亚新体育手机版2000年是新旧世纪的分水岭,也是资管时代的开端之年。在此之前,如有人提到资产管理,即便是金融从业者也大都只是联想起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是处理不良金融资产),要说到财富管理,因无财可理,缺财可管,即便是证券投资公募基金的门槛定为1000元,也没有多少人能够介入。  笔者曾经供职于金融机构多年,也曾担任面试官多年。因金融机构高大上的外观形象,即便设定985及指定的少数财

  亚新体育手机版2000年是新旧世纪的分水岭,也是资管时代的开端之年。在此之前,如有人提到资产管理,即便是金融从业者也大都只是联想起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是处理不良金融资产),要说到财富管理,因无财可理,缺财可管,即便是证券投资公募基金的门槛定为1000元,也没有多少人能够介入。

  笔者曾经供职于金融机构多年,也曾担任面试官多年。因金融机构高大上的外观形象,即便设定985及指定的少数财经院校的招聘门槛,每次招聘应聘者仍蜂拥而至(对应的就是实体企业尤其是民企的招聘艰难、门庭冷落)。但参与面试的金融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们,能够明白无误地说出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主要种类金融机构及其盈利模式的却是属于少数,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及资管的基本概念有清晰了解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尤其是,在现实中,由于中国采用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本质上完全一样的资管产品,因为管理人的机构属性不同,名称完全不同,例如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为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信托产品(管理人为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为中国证监会监管的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为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券商资管(管理人为证券公司)等等。加上基金还存在契约信托型基金及有限合伙基金这两种不同的法律形式,更是增添了外部了解这些概念的难度。

  分业监管还导致大量基金采取上下层嵌套的多层基金(伞型信托)架构,这更加增加了基金架构的复杂性。因分业监管是不同机关各管一段,也导致了一旦出现风险,投资人维权的难度更高。

  在2000年之后,中国进入了黄金发展20年,急剧的城市化伴随房地产的猛烈升值,1990年代几乎全军覆没的房地产行业成为躺赢的典型代表。这一期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房地产升值,带动了居民收入和资产的水涨船高,而加杠杆的房产投资则对于居民资产的增值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中产阶级队伍急剧扩大,富豪阶层也开始诞生和壮大。

  于是,各类金融机构及伪金融机构纷纷盯住富人的钱包,打出了理财、资管、财富管理、私募、信托、基金、投资、众筹、互联网+、期货、大宗现货交易、黄金交易、贵金属交易等种种眼花缭乱的理财旗号,鱼龙混杂,即便是金融从业人员,也未必都能识别合法与非法,未必能够分清真伪与优劣。

  排除各种非法集资(如P2P)、非法交易(如境外期货交易)等,即便是拿到正规金融牌照的资管机构,干出背信运用受托财产,侵占、挪用客户资产的事情也未必仅仅是个案。

  实际上,在金融资管领域,投资人面对的除了基金的交易对手违约等投资风险之外,还存在巨大的不正常风险,就是基金管理人(即信托财产管理人)的背信弃义,违法、违规风险。

  诚实信用本是财富管理的基石,受托人应当对投资人履行忠诚和谨慎管理的义务,这是信托和基金的基本法理,本属于天经地义。但在资管领域,受托管理财产的金融机构 背信弃义,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的情况并非罕见。

  而这种风险,并不是真正的投资风险,本不应当由投资人承担。亚新官网但一旦出现这类风险,基金管理人一般均以投资风险自担为理由推卸责任,而上层的嵌套基金的管理人,往往说自己只是个有限合伙人,是个打酱油的。参与基金运作的销售银行、托管银行,也都以自己是无关方为借口推托、甩锅。

  财富管理必然伴随着大量的金融欺诈与纠纷,尤其是在财富管理的初级阶段。这些欺诈和纠纷有些是因为集资和管理集资的机构为非法机构导致的,有些是正常的投资风险导致的,但有些则是因为管理人背信弃义、未尽管理职责等造成的。

  过去的20多年,房地产是最为兴旺的行业,因此,所有大型资本集团,大多都围绕着房地产和资本运作(一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做局布阵的,一些基金管理人,其实只是这些大型集团资本运作战略布局中的棋子或者道具。

  在经济形势大好的环境中,背信挪用信托财产并不必然出现损害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实际上是损害了,但面上投资人因为分得了蝇头小利而非常满意)。标准的操作模式是:隶属于资本集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与银行及其资管子公司合作发行资管计划,募集资管资金后加入有限合伙基金,再将基金资产通过或明或暗的关联交易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这种情况下,只要关联方不出现全面危机,一般的结局是皆大欢喜:基金管理人的集团关联方因为基金输送了廉价成本资金而获得暴利;而管理人及参与的金融机构(一般是上下层基金两个管理人、销售银行兼托管银行共计四方)四马分肥,赚得盆满钵满;而投资人也分得了蝇头小利,因为投资人完全不参与运作,并且也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内幕,对赚得的收益也非常满意。

  但最近几年,房地产由曾经的全面兴旺演变为结构化繁荣,并在个性化、微观化的反复的、不断升级加码的层层叠叠的调控中,最终再次进入全面萧条、乃至民企全面躺平的当前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也是处于漫漫熊途状态。而大量金融产品都或明或暗地与房地产行业和证券市场直接和间接勾连,房地产业进入全新阶段,加上的不景气,让很多投机作的资本集团严重亏损,资本集团传统的将垃圾资产做高价格卖给上市公司割投资人韭菜的模式,在熊市中也越来越难以为继。在经济下行阶段,基金管理人所在资本集团更容易出现炒作失败和经营危机的情况,出现全局性崩盘,这直接引发或加剧了金融资管产品的暴雷危机,极端情况下投资人血本无归。

  但即便出现暴雷,唯一的真正输家只有投资人,因为参与的银行和基金管理人早已经以各种名目完成了分肥,出现风险后可以以投资人风险自担为盾牌抵挡、推托,更不可能将吃下的吐出来。这就是经济下行风险叠加基金管理人背信的风险后出现的残酷结局。

  而投资人因为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在遇到合法权益被侵害,财产被挪用和侵占等,甚至连证据也无法收集,维权更是非常困难。

  理财机构经常发布的广告说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量理财的资产在管理人的打理下血本无归地清零,于是出现了散户死于,中产死于信托,富豪被私人银行歼灭的说法。

  就在几天前,我的一个久未联系、我一直以为日子过得不错的朋友在网上与我聊天,说他在中国最优秀的财富管理银行买的多个资管产品,合计投入1800多万,全部都暴雷了,持有时间最长的天风并购基金资管计划是2015年初买的,逾期两年多了。七年来,一分钱都没有收到,本金看来也将彻底归零了。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疫情又让他的生意彻底破产,他在3年不到的时间,从一个亿万富翁,变成千万负翁(有银行,住宅房产也被抵押了)。现在满身都是病,最可怕的是连吃饭钱都快成问题了。

  他找当初买资管产品的银行讨要说法,银行说自己只是代理销售的,理财机构另有他人,与银行无关,连当初购买产品的合同等资料都不提供。他一怒之下,去媒体平台上发了几个帖子,结果还大都都被删除了,剩下没有删除的都是没有几个人点击的。

  于是想到去打官司,咨询了金融法律方面属于大牛的大状,大状首先要他提供证据资料,而他除了手机银行APP上的截图,连个书面合同都提供不了。他说记得客户经理说的天花乱坠,投资的都是优质项目,还有国企、上市公司兜底等,无奈他连聊天记录也早就删除了。大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金融机构的资管合同是格式合同,严丝合缝,并且银行、资管机构财大气粗,拥有一流律师团队,打官司胜诉概率很小。即便要打官司,资管合同上可是指定了银行隔壁的仲裁机构管辖,法院也管不着。

(编辑:小编)

客服热线: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客服 QQ:1234567890

办公邮箱:admin@ballded888.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2012-2044亚新官网入口(中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44348号

  • 扫描关注公众号

  • 扫描进入小程序